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9章 唐顺之

【明朝最开挂的男人——唐顺之。

他的厉害,是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在行,除了生孩子,没有不会的。】

这个评价引得很多人的不服,誓要看看此人到底是多优秀。

一个男人“除了生孩子,没有不会的”得多完美啊。

江楠只知道最喜欢的黄药师得到过这样的评价,对于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也是充满了好奇

【唐顺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,聪明过人、学习勤奋,成绩也是很优异,

16岁中秀才,22岁乡试第六,23岁会试全国第一。

在封建社会诸多届的科举都是凤毛麟角的。】

这个战绩,知道科举考试难度的也是点点头,确实比自己强。

人到中年还是童生、秀才的更是羡慕不已。

【因为太优秀被两个男人盯上,一个是内阁首辅杨一清,另一个是主考官礼部尚书张璁。】

嘉靖一朝,已经辞官回家的唐顺之,在家中庭院中看着天幕。

杨一清和张璁两人倒是有一瞬间的尴尬,显然唐顺之对于两人都是不怎么愉快的回忆。

当初的拉拢也是实属寻常,在座的朝臣谁没有做过呢,可不要说如今的朝堂还能允许谁安安生生的做一个孤臣。

百姓更是羡慕不已,这两个选谁都能让自己少走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弯路,让仕途更加通顺。

官场选阵营对于众多官员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。

如果是多方拉拢,那就更难选择来,太容易得罪人,没点后台的很容易就成为炮灰了。

【杨一清打算钦点他为状元,唐顺之表示“宁在直中取,不在曲中求”。前后五波人劝告,表明自己只是为国求材,就这唐顺之都没同意。

唐顺之表示状元算什么,自己在乎。

气的杨一清直骂唐顺之年轻无知,排名也从第一变成第四。

不过嘉靖很喜欢唐顺之的策略论,忍不住在他的试卷上批了“条论精祥殆尽”的批语,成为大明唯一一个没进前三试卷还有御批的考生。

混了个二甲不说,上班也被针对。为了不被礼部尚书张璁拿捏,果断辞官。在家闲了三年。】

对于唐顺之,真的佩服之余有些无语,这人不大圆滑,这么对待朝廷大佬,真的是寻死的节奏啊。

大臣之间拉帮结派是很正常的事情,师兄同门、同乡姻亲这些都是很自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